您现在的位置:溪州云 >> 灵溪镇>> 乡镇机关 >> 正文内容
正文内容

基层反映:基层政府“二八定律”亟待关注

文章来源: 作者: 发布时间:2019年12月31日 点击数: 字号:

一是“累死”的干部全方位挑担子,心身俱疲。

“累死”的干部主要由两部分人群组成,一是班子成员;二是年轻干部。这几年80后年轻干部已经逐渐成长起来,这两个群体有重合。“累死”的干部工作内容不同,如东部在搞项目、拆迁、环保等,西部在忙脱贫攻坚,但无一例外的,都是“5+2”和“白+黑”。贵州第三方评估工作人员发出感叹,基层干部不易,基层扶贫干部不易。在基层做了扶贫干部,就意味着要时时刻刻开会、加班、下乡、填表……在繁重的工作中,不仅要学会“分身”,还要会各种技能。扶贫干部把大量精力投入到脱贫攻坚这一伟大工程中。他们不怕苦、不怕累,因为他们是基层干部,服务基层是本职工作,脱贫攻坚他们责无旁贷。但他们就怕应接不暇的各种检查、没完没了的资料整改、永无休止的熬夜加班。他们甚至连“披星戴月出门走,风高月黑把家还”都成了奢望,因为“五加二、白加黑”的模式早已成为扶贫干部的工作常态,休假唯一方法就是累倒住院。

二是“闲死”的干部遭遇“天花板”,动力不足。

“闲死”的干部主要是那些年龄较大的中老年干部。客观上,这些干部遭遇了“天花板”,提拔无望,工作动力自然就弱一点。不过,更关键的是基层治理生态导致干部没有积极性。这些干部的工作能力其实是极强的,他们大多经历过上世纪九十年代乡镇工作最为艰难的时刻,群众工作能力是极强的。但是,在现有的基层治理过程中,他们的优势没有办法发挥。

武汉大学社会学院研究员通过调查表示目前“累的累死,闲的闲死”现象甚是影响基层治理能力。不仅“累死”的干部满腹怨言,连“闲死”的干部也满腹牢骚。更为麻烦的是,在有些地方,“累死”的干部和“闲死”的干部之间还相互不信任。“累死”的干部嫌那些“闲死”的干部工作不积极,占了便宜。而“闲死”的干部也有不少想法,觉得领导都是在瞎折腾,做形式主义。这种现象严重影响基层干部为民做事的积极性和效率,亟待重视。